東盟十國翻譯員小語種有:泰語、緬甸語、越南語、印尼語、馬來語、老撾語、柬埔寨語、文萊語、菲律賓語等。給各位普及一些小語種翻譯的一些小常識和常見問題。
翻譯東南亞小語種時需要注意的問題:
一、對外國語和翻譯員兩種范疇有科學合理的認知。學習外語就能做翻譯員,翻譯員就就像我們講普通話那樣簡單。這一個是太多客戶擁有的錯誤觀念。我們首先要告之客戶:會講外國語,并不等于能做翻譯員,特別是專業性強、級別高的翻譯員任務,需要由有很多年相應翻譯員經驗的專業人員來完成,才能夠保障翻譯員產品質量。
二、小語種翻譯人員有其特殊性。這種特殊性由小語種自身的特性決定的。小語種不同于英語、日語、韓語、法語、德語、阿拉伯語等,其具有使用人口數量少、詞量小等特性。國內僅有少數部分外國語高校培養由小語種專業人才,尤其是東南亞小語種,每年培育出的畢業生緊俏,基本上都由政府相關部門吸納。在翻譯行業從事翻譯員的非常少,造成 了翻譯員人才急缺,翻譯員價格比較貴,因為小語種詞量少,閱讀和學習的材料欠缺,不少專業詞匯也只能用英文來替代,這個也是太多翻譯機構和客戶說不易了解和理解的。
三、翻譯員準確率無法與英語等大小語種相比。我們知道,一個行業的發展和成熟,是需要時間和實踐的積累的。小語種翻譯欠缺這兩者天然條件。稿件少,交稿時間急、翻譯人員本身的經驗比較有限,都是造成 翻譯員產品質量不高的原因。對于這一點,我們是十分理解和同情的,它合乎社會發展規律。
四、選擇翻譯企業十分重要。太多翻譯機構承接下來的小語種稿件,都外派項目外包給私人團隊或個人,這是太多翻譯機構的現狀。就就像攬下一個工程,因為沒有合格資質的人來做,就以較低價錢轉手項目外包給別人。如此往往就造成 成本浪費,翻譯人員報酬過低。不利于翻譯員事業的健康發展。